Beetles開幕了,兩個禮拜持續過著白天上班晚上回來顧店到凌晨一兩點,凌晨三點就寢、早上八點多爬起來上班的生活。

睡前光是想著該如何改善店面、招攬人氣、帳務管理就煩惱得無法入睡,隔天帶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去上班,還得花費好一段時間才能將自己拉回“我是電影雜誌編輯”的身分中。好多人打來聽到我不是在上班就是回店裡繼續上班,就會對我說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累,是啊,放棄掉休閒娛樂下班就想急著趕回店裡時我也忍不住這樣問自己「何必呢?」不過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困擾我太久,有一天阿姨打來再度問我同樣的問題時,答案竟在無意間脫口而出:「孩子生了就要養啊!」是啊,妳孩子生了就會好好養,沒理由叫我開了店之後放它自生自滅吧。

心態平衡了之後我漸漸開始適應這種切成兩半的生活,也越來越喜歡這個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孩子。每天每天都交代所有的人在店門打開的同時就要開始播放我最愛的音樂們,從搖滾到爵士到電影配樂,天一黑就點蠟燭,興致一來就煮咖啡,甚至開始真正的融入這個商圈,跟鄰近的店家全都成為朋友。跟人約談合作事項、請大師們來指點迷津(特別感謝妮可小姐與安東尼先生,好人作到底你們跑不掉了!)、大街小巷走透透發傳單、跟想要來採訪的雜誌聯繫……許許多多新的事物瞬間來到我面前考驗我的耐力、體力與腦力。每天到了打烊時間我跟幕後黑手周老闆都已經筋疲力盡,不僅他肚子順利的消了一圈,連我都在難得可以逛街的時候發現,整間店的衣服給我穿起來都像套布袋一樣,完全沒有衣服可買。

但是這段期間倒也不是只有一些辛苦的回憶(所謂辛苦當然是生理而言,因為挑戰本身其實是相當讓人興奮的),不是我在自誇,店裡的音樂跟整個氣氛都很能讓人感到放鬆,坐在店門口的蠟燭桌(其實一方面是用來放傳單啦)旁一邊聽音樂一邊吹風看天空,真的是一大享受,而且越到晚上店裡越是有一種讓人很想盡情跳舞的魅力(所以乾脆好好利用,晚上賣酒當夜店算了),每天晚上我都會在店裡轉啊轉的真是有個俗氣煽情又爽快極了。





這一篇寫得好乾喔。請原諒一個假日還去採訪李康生,欠了一篇外稿、累積數十頁雜誌內容要截,又顧店到凌晨一點的老闆娘。其實重點只有這一句:

大家好,我是Beetles的藝術總監兼公關(店員家瑜封的)兼店員小妹兼美少女老闆娘(不這樣叫我我不會理你!),請多多指教。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究竟是經過哪些瑣碎或重大的事件,將現在的我累積成這樣的我?



最近我老是在想這件事情,因為人的每一個轉變必定是由每天每一個看似細微的決定及遭遇的事情所積累出來的,23歲滿3個月又3天的我在過去這段時間內遭遇過的事情多數早已被遺忘,若是27歲時的我還是在花時間思考這種有點無意義的事情,那我勢必是有義務要將身邊的人事物仔仔細細的紀錄下來, 並且要盡可能的詳細。


例如呢?拍下自己的照片以紀錄當下自己的髮型、最愛的穿著打扮;留下電影票根,以及熟記每一曲動人的電影配樂旋律;甚至,今天的大便比平常黃了兩個色度,是因為昨天喝了紅酒又吃了鹿肉嗎?然後附上照片以茲查證。我想除了認真生活之外,這是另一種能跟時間掙扎著留下一些什麼的方式了吧。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Nov 04 Sun 2007 00:56
  • 偏見

關於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次正當她聚精會神的思考著她受邀演講的題目「婦女與小說」時,無意間踏進了當時只有男性研究員高材生才能踏入的草皮區,正她想得出神時,一個面目猙獰的警察出現並將她趕出“非法區域”外,後來這段故事成為她演講的素材之一,也收進了她〈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Room書中,她寫道:「為了保護那三百年來不斷被壓得很平的草皮,卻使我的思想小魚溜走不知去向。」而這個演講,也是關於女性在先天及後天上皆受到種種限制,而無法像男人那般有力的表達自我以及才能,很標準的吳爾芙。

會提到這個故事並不是想要掉書袋,純粹只是因為這兩天生理期以及今天聽到一件可笑的事情所引發的聯想。

首先是月經。我並不是什麼女權主義者,然而每一次月經來的時候,總會讓我明顯的感到女人與男人在先天構造上的不平等,別的不用提,光是包著衛生棉跑來跑去、每隔一段時間便得衝去廁所更換這件事情就足夠讓我覺得不舒服,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高談闊論,卻還是要在某一個尷尬的時候,擔心那正常的生理現象所造成的出血會無意間露出來和大家打招呼,更甭提月經期間身體有多麼脆弱不舒服。我不介意偶爾向男生撒嬌示弱,先天性的身體構造,卻讓我每個月都能深刻感到身為女性的弱勢與脆弱之處。

再來,跟我很親近的大學同學A告訴我某個跟我不熟的同學B(四年來說話不超過二十句)對於我能在某雜誌社當編輯這件事情感到不以為然,因為覺得“嘟能這樣都是因為她漂亮”,我聽到這件事情第一個反應是,天啊,原來在她眼中我長得如此特別,特別到可以應徵到一個她都很喜歡的工作,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美!(太棒了,以後都不用截稿了嗎?只要放我照片就可以了嘛我不是靠外表混進來的嗎?而且我都不用擔心失業了耶好棒喔完全不需要才能就能應徵上了喔),然後我開始感到憤怒,只因為B同學妳找不到像我這種外表看起來很新鮮有趣,其實需要耗費你所有青春時間跟精力的工作,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說出這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理論?然後,我的情緒從驚訝到生氣變成同情,我不能說我不會以貌取人,不過我絕對不會因為外表而做出任何具有歧視人的判斷,我不批評人長得醜,也不因為一個人長得特別好看就貶低他的努力,而當我細細去回想一個叫做B的人到底長什麼樣子的時候,我竟然完全想不出來,我無法把B跟他真實臉孔合在一起,這表示我們夠不熟了吧?既然不熟我也不用去在意這個人怎麼想我,只是覺得很可悲,妳對於不熟識的我竟然能做出如此狂妄的判斷,妳的深度還真的只有一層皮這麼深,對不起,因此我也只能以貌取人的說,我這種需要大量閱讀跟人文素養跟基本修養的工作妳做不來的,還是早點死心吧。

寫到這裡我發現這一篇文章根本沒有所謂的邏輯跟重點,不過這三段之間還是有著基本的聯繫,同樣身為女性,我想還是不要彼此為難會比較好喔,畢竟我覺得妳長得還蠻可愛,只不過我笑起來很真誠,that's why I got the job. 基本的態度是要有的,如果你真的認為光憑長相就能找到工作的話,表示妳道行真的太淺,多工作幾年妳就知道了,這個社會沒這麼好混的。(天啊我也太耿耿於懷了吧為了一個根本不熟的人氣到睡不著,簡直就是白痴)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Oct 29 Mon 2007 12:06
  • 截稿

一年四個月了,對很多出社會多年的老屁股來說我這一點資歷根本是個屁,
不過我得說,這一年多來要不是抱持著對電影極大的熱情,我早就幹不下去了,
有人說這是很輕鬆的工作環境,去了別的地方才知道想死,
不過他們不明白就是這樣一個鬆散又無所謂的地方,
造成許多扭曲的人際關係以及莫名奇妙的不成文規定,
一切都在檯面下進行,檯面下的流言、法規反而成為事端的開始,
我習慣默不作聲很久了,雖然領悟到會叫的鳥兒有蟲吃卻決計不會開口哼一聲,
因為我說過了,在這個乍看之下很歡樂的環境下,一切都是扭曲變態的,多說無益。

這一期的截稿很特別,是少了昔日戰友們之後第一次的獨立作業,
所謂的獨立作業當然還有總編輯、美編、以及大陸那邊編輯部的支援,
不過我的工作負擔倒也不似前輩說的那麼輕鬆,
除了三不五時業務部、總編輯那邊會突然丟東西來請我幫忙外,
光是與所有片商聯繫以及確定當月片單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更不說加倍的頁數,還有我寧願累死也不願意隨便作稿,能自己寫的稿絕對不偷懶。
一天工作18小時回家睡幾個小時之後假日繼續來公司加班,
雖然累但是不覺得辛苦,這絕對不是場面話,
因為面對的是自己喜歡的電影,再累也討厭不到哪裡去,
但當我竟然漸漸的開始覺得「原來面對工作徒有能力、理想、熱情根本不夠,
高明的交際手腕跟寄生於大公司的響亮名氣下,才是成功的一半」時,
我就知道我的無奈已經要到達極限了。

不過其實抱怨完情緒過了也就算了,
悶了這麼久最想做的事情竟然還是看電影,
從早看到晚不停的看,只要看到好電影,過去的陰霾就會一掃而空,
一直以來都是抱持著這樣的熱情走過來的,
將來還是會抱著這樣的熱情走下去,直到燃燒殆盡為止。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話說我心愛的電台頭,也就是俗稱的Radiohead大人們這次耍新招,
10月10日起,凡是要聽他們新專輯的人必須到他們官網「自由奉獻」,
30元台幣就可以下載全新專輯「In Rainbows」,
於是我10號當天就興高采烈的上網奉獻了忘記多少英鎊,
然後每天望眼欲穿的等待下載資料寄來,
結果等到今天,老娘我已經在截稿地獄中的23號的現在,
還是音 訊 全 無。

幸虧有身高186的主編大善人安東尼先生的慷慨相助,
我終於聽到了!
(如此說來,Radiohead是救世主,安東尼先生就是傳教士了)

幹!有沒有這麼好聽啊!!

好想去他們演唱會上,一手啤酒一手煙,一邊大吼電台頭我愛你,
然後痛快的昏倒在地。

有空再來寫心得文吧。

我要跟我心愛的電台頭浪跡天涯了,再見煩人的截稿,
再見可憐的鄉民們。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ate Blanchett


《I’m Not There》

導演:Todd Haynes

製片:John Goldwyn

演員:Christian BaleCate BlanchettRichard Gere

IMDB評分:8.6/10 (426票)

美國上映日期:2007.11.21

電影史上有不少為人稱道的搖滾電影,如由名導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紀錄滾石合唱團(Rolling Stones)演唱會的《Shine A Light》以及Grant Gee執導的紀錄片《Joy Division》等,在那時而熱血沸騰、時而抑鬱低沉的樂音中,就算對電影主人公不甚熟悉,也很難不隨著音樂搖頭晃腦一番。也因為如此,搖滾迷們坐在漆黑不見五指的電影院中,心情如即將獻身的處子般緊繃又雀躍,期待著這些搖滾電影就如搖滾樂,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於是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中,觀眾/樂迷們便真真切切的與片中主角一同體驗了失戀的傷痛、成名的壓力、以及藝術家的抑鬱……影迷們永遠都不會被既有的搖滾電影給滿足,永遠都在期待下一部的經典。  
7個鮑伯狄倫 
2007年,所有自詡為Rocker的人無不翹首期盼的電影,莫過於Todd Haynes所執導的鮑伯狄倫(Bob Dylan)紀錄片《I’m Not There》,姑且不論鮑伯狄倫在搖滾迷中具有如何崇高的地位,光是導演以及卡司的陣仗一出,便足以讓所有人都驚艷不已。導演Todd Haynes的搖滾電影Velvet Goldmine》是所有影迷、樂迷都該好好觀摩的一部經典,而演員更是請到如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李察吉爾(Richard Gere)、希斯萊傑等超級戲精連袂演出。正因為鮑伯狄倫一生過於絢爛難捕捉,導演深知要重新塑造這個樂迷心中的神聖人物,不打破過去音樂紀錄片舊有模式的框架是行不通的。於是特別找來六名性別、種族、年齡各異的演員來演出傳奇人物鮑伯狄倫(Bob Dylan)的一生。其中尤以氣質女星凱特布蘭琪的反串演出特別引人注目,只見她頭戴紳士帽,留了一頭短捲髮,嘴裡叼根煙與鄰坐的人嬉笑的模樣,簡直就是年輕狄倫的翻版。而他的童年與老年時代,分別是由黑人小孩以及性格男星李察吉爾演出,從小時演到老年,《I’m Not There》如此顛覆的手法實在讓人相當期待,再加上全片以狄倫的音樂串聯,屆時勢必是場音樂與視覺的豐富饗宴。
迪倫的傳奇一生
鮑伯狄倫的一生燦爛炫目,甚至可說是詭譎多變,他是六○年代民歌的起源,也是當時政治運動的精神指標,當時一個著名學運組織的總部裡便大大的掛上了鮑伯狄倫的海報以作為精神性的象徵。然而他本人並不刻意理會「抗議歌手」或是任何一個外界用來定義他的詞彙,也因此在1965年,他放棄了民謠詩人歌手的形象,轉而抱起電吉他,如烈火燃燒般狂放的唱起被當時樂迷評價為「媚俗」的搖滾樂。狄倫曾說過音樂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不過他也許並不知道在他用音樂表達自己的同時,他的音樂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政治運動,更悄悄深植入世人的心。音樂也許不能拯救混亂荒唐的世界,不過卻可以成為一個心靈的避風港,以及用來拍一部很棒的電影!這一點恐怕連狄倫自己也都所料未及吧。

本片譯為《巴布迪倫的七段航程》,將於今年11月的金馬影展中播出。

看得我熱血沸騰的預告請點這 ,凱特布蘭琪真的太屌了!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新一期的雜誌在今天下午送進公司,人力的減少使得本來就討厭的搬書變得更加吃力,以後再也不用幫康老大跟明莉各留一本書的想法讓我頓時陷入不捨的情緒。一切還在照舊運行著,昔日的戰友卻都不在身邊了。從今以後我要一個人面對不全都很友善的片商、例行的送書、開會、截稿、試片,再也沒有人陪我一起挑燈夜戰、一起分析週末票房、討論版型及閒聊上週看過哪些好看的電影,「妳要努力守住這最後一絲火苗」Q這麼對我說。然後就這樣,留下我跟整疊的妮可基嫚在這邊乾瞪眼。

我們真的很優秀,雖不及前身〈影響〉的偉大,卻也在商業與理想之間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血路。大環境的改變,使得我們這條路走得異常艱辛,相信身為前鋒的康老大感受之深是我們無法想像,畢業之後立即投入這個工作至今也過了一年兩個月,時間雖短,卻也足以讓我見識到一個編輯的工作竟涵蓋了這麼多元的面向、必須具備的學識以及能力又是多麼廣博精深,我雖然離出師階段還遠得很,卻也早已對這本雜誌投下深厚的感情,從沒想到連如此資淺的我都有看到這本雜誌走向歷史的一天;不過這踩著前人屍體前進的肉搏戰還沒結束,我們會以另一種面貌繼續生存下去。

雖然這樣有點太過煽情,不過我還是要在這裡打從心裡感謝這段日子以來對我照顧有加、督促我成長的師父總編輯阿康、特攻隊隊長主編Quiff,以及常常載我奔波、做事超有條理值得我學習的Milly,你們教我學會尊重這份重要性早已被大家給遺忘的工作,以及如何用意念頑強的對抗這荒唐的世界。

等到火苗的保護完成,我也要隨你們一起去阿拉斯加獵小海豹,屆時特攻隊又將能重振旗鼓了。

(感謝特攻隊隊長送我銀魂一套!喔耶你是大善人會有好報的)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其實上一篇想要說的是:


他媽的我家梁朝偉怎麼會帥成這個鬼德性

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
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梁朝偉好帥

一定要去看《色,戒》,光看梁相公汗流浹背的樣子都值得

(天啊我真是有夠不專業!F*ck it! 我要下班了)

結束

謝謝大家


我稿截完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耶

可以大吃滷味當慶祝了

再會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梁朝偉變了。眼神抑鬱深邃的梁朝偉在《色,戒》裡頭仍然梳個油頭,氣定神閒的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用他的招牌眼神直往人的靈魂深處瞧;然而不知怎麼的,你就是知道他不一樣了,不再是大家印象中那個萬千柔情的梁朝偉,他是易先生,一個性格極為跋扈又壓抑的漢奸。

梁朝偉不是頂帥─至少不完全合乎一般人對帥哥的那種高帥挺拔的印象,然而他卻有一雙全世界最通靈性的眼睛,一個靜默的凝視彷彿就能看透對方的一切底細;一個小小的眼神似乎就能道盡滿盈心中的千言萬語;在《色,戒》中他更是將這「眼神制人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別於在過去作品中的角色,飾演易先生的難度又更高了: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漢奸頭子,一個殺人無數;卻害怕黑暗,冷僻孤傲卻又眷戀女人香的男人,也因為角色的複雜度,在詮釋上更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梁朝偉的演技更加精準了,只見他時而威嚴沉著的發號司令,時而溫柔深情的含笑不語,那蘊含在他內斂演技下的深遠韻味益發的濃厚。而易先生這個角色更是有一個過去的梁朝偉所沒有的面貌─狂暴,這恐怕是他所飾演的角色中最為殘暴的一個,他拷打犯人、將之處死甚至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冷靜中那陰冽暴鬱的眼神恐怕連最冷冽的北風都得敬他三分。

而《色,戒》除了有張愛玲原著、李安執導的雙重加持,讓人血脈噴張的情慾戲以及梁朝偉的裸露竟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的確,這為人津津樂道的三場床戲是本片不可缺少的重點,也是他跟女主角王佳芝的感情最忠實的寫照,那激烈的床戲之於易先生,是肉體上的發洩也是心靈的解放,從狂放暴烈到溫柔細膩的探索,在在象徵著兩人的感情,也讓梁朝偉的表演往上晉升到另一個層次。

從員警、盲武士演到如今的漢奸頭子,梁朝偉的演技已不用贅述。他那似笑非笑的沉穩眼神散發出的懾人魅力總讓人不由得為之臣服,也因此無論是溫柔的、沉穩的、孩子氣的、甚至殘酷、躁鬱的,他在影迷心中總有無可超越的地位,怪不得在《色,戒》中即使全身赤裸、輕喘著,都能輕易的讓人屏息,久久無法回神,這,就是梁朝偉無敵的魅力,也是他至今歷久不衰的原因。

 

 《照片提供:博偉電影公司》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Sep 27 Thu 2007 13:15




木製樓梯歷經長年的踩踏,開始發出嘎吱嘎喳的聲音。「這樓梯我踩了將近
20年,牢得很咧。」我對訪客如此說著時發覺自己上揚的語調中透出些微的驕傲。

很久沒回家了,每一次的「返鄉」,總是訝異的發現從小生長的地方像日漸蒼老的爺爺一樣,比記憶中更簡陋渺小。尤其在去年八月,爸爸他們把家中的物品一樣樣搬去基隆之後更是,每次回家總是在雜亂之中不免得感到有些「家徒四壁」。電視、電話、網路、電腦……要什麼沒什麼,坐在生灰塵的房間木頭地板上,一種窘迫的荒亂之感便油然生起,一張撤下床單的床,不知道陪我度過多少個空白又繽紛的年頭。我胡亂想起當時掛在床頭的海報,以及床邊那個塞滿小紙條和卡片的大運動鞋盒,那是個思想天馬行空卻也無知得可愛的年紀;如今空盪的地板上隨意的堆放著我從台北帶回來的簡單行李,當代表著青春記憶的滿室混亂逐漸能夠被耐裝的大旅行袋替代後,才驚覺到什麼叫「離鄉背井」,什麼又叫做成長。

早已習慣台北生活的便利,下樓走一分鐘就有咖啡店和滿街的食物,過個街便能買書,看電影車程加路程也只要15分鐘;回到家裡除了七分鐘路程外的便利商店,要吃個東西可能得騎車或開車到遠一點的地方去,最愛的咖啡店也得開個二十多分鐘的車,更別說看場電影有多麻煩了;儘管有這麼多的不便,每一次回來都造成一股內心的騷動,搬回來吧找個近一點的工作,這種聲音便會出現在腦中揮之不去。回憶是具有包容性的,總是會想起P對我說的這句話。 
腳邊躺著的村上春樹「1973年的彈珠玩具」封面上寫著:「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不會失去的嗎?我相信有,妳也最好如此。」沒有電視網路甚至收音機的房間裡,這句話卻在我腦中縈繞久久不散。

 越是簡單的物質,越是讓人感到生活本身的真切。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Invincible

Follow through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Don't give up the fight
You will be alright
'Cause there's no one like you in the universe

Don't be afraid
What your mind conceives
You should make a stand
Stand up for what you believe
And tonight
We can truly say
Together we're invincible

During the struggle
They will pull us down
But please, please
Let's use this chance
To turn things around
And tonight
We can truly say
Together we're invincible

Do it on your own
It makes no difference to me
What you leave behind
What you choose to be
And whatever they say
Your souls unbreakable

During the struggle
They will pull us down
But please, please
Let's use this chance
To turn things around
And tonight
We can truly say
Together we're invincible
Together we're invincible


最終,還是Muse拯救了我。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走在台北這個多變的城市裡,每天都有不同的選項供你選擇:每週10部新上映的電影、3條以上的通勤路線、2個架子滿滿的新發行CD......然而,當吃飯都成為每天最煩惱的事情之一時,就不知道該說這樣的生活是幸福亦或是不幸了;法國菜、美式餐廳、義大利料理......滿街的選擇似乎很讓人苦惱,不過被騙過幾次之後你便會發現這些不過是打著「異國料理」的招牌,卻賣些不三不四的餐點、以看似高級實則俗艷的裝潢來騙錢的“異國餐廳”,若要花六七百元吃一頓這樣子的晚餐,還不如去巷口阿婆的店裡叫一碗熱呼呼的滷肉飯,再把剩下的錢拿去捐掉還實在一些。

還好,台北這地方隨時都有新鮮事發生;每一個轉角都是另一次的柳暗花明,對我來說,「Flavor洋玩意兒」就是這些俗氣的“異國餐廳”中一個美好的柳暗花明。隱身在三民路的小巷子裡(又是小巷子,我對小巷子裡的店有莫名的偏愛),「Flavor洋玩意兒」又是一間站在巷子口用力往裡面看,都還會找不到的那種小巧餐廳。不同於滿街都是的“歐式料理”,由瑞典人Ola和他的台灣老婆Stephanie合開的「Flavor洋玩意兒」賣的是在台北幾乎吃不太到的瑞典菜,兩個人從裝潢、佈置到料理、經營全都一手包辦,有別於一般大餐廳的制式以及冷漠,這間餐廳的精緻與溫暖能讓人輕易的感受到老闆滿滿的誠意。








自製香草手工麵包






前菜燻鮭魚沙拉






瑞典肉丸佐奶油淋醬
瑞典菜不可或缺的一道料理,淋上奶油醬汁的肉丸再沾著一旁的越橘果醬,味道酸酸甜甜的,吃起來不但嚼勁十足,肉香、奶香與果香緊緊結合在一起時那種濃濃的滋味更是讓人難忘。一旁的馬鈴薯是瑞典人的主餐,身兼老闆與主廚的Ola將它裹以蜂蜜焦糖連皮下去烤,外硬內鬆軟的馬鈴薯的味道一點都不輸給主菜肉丸。




野雲莓菲力牛排
野雲莓是一種生長在瑞典北方的稀有食材,因為它產量少、味道特殊,在瑞典也是比較珍貴的食材,也是因為Ola特地請媽媽從瑞典寄來,我們才有一飽口服的機會。此道菜是以野雲莓與紅酒覆盆子調製出的雙醬汁,讓菲力牛排吃起來格外滑嫩,酸酸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流竄。



招牌蘋果派
話說柏夏瓦的好吃蘋果派因為老闆說買不到他們的御用蘋果,所以暫停發售(好店總是有這種莫名的堅持,真不知道是好是壞),不過沒關係,因為一直以來Flavor的蘋果派才是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以一整顆新鮮蘋果做成的蘋果派跟我們一般人心目中的傳統蘋果派有點不一樣,Flavor蘋果派烤得酥脆鬆軟的派皮只是陪襯,配上大塊蘋果粒之後口感十足,淋上特製的香草醬之後更是將派的味道收斂得恰到好處。




Flavor洋玩意兒
電話:(02)2769-1971
地址:北市三民路107巷8之3號1樓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四17:30 - 21:30
週五至週日
11:30 - 14:00
                       17:30 - 21:30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厭倦了充斥在台北市街頭巷尾的那些賣著毫無水準可言的咖啡及點心、並以「下午茶」作為號招的咖啡店,前陣子我稍微從咖啡的熱潮中覺醒,轉戰如摩賽卡法式茶館灑綠茶館 等,以進口茶作為主力,輔以點心、輕食的茶館,提供想要享受下午清閒片刻的人一個新選項;然而這類的茶館多少會有一個共通點:稍嫌沉悶的氣氛讓人感到過於拘謹,享受完好茶與美食之後,便會想要匆匆閃人,而無法在那裡得到真正的放鬆。

有別於前述兩家稍微帶點嚴肅氣氛的茶館,新發現的「Smith&Hsu」時髦又輕鬆的氛圍,立刻成為我想要偷得浮生半日閒時的休憩首選。「Smith&Hsu」的空間不大,利用店內一半的空間作為茶品及器具的展售,另一半則是約可容納16人左右的用餐區,以分明的黑色與白色作為基調的店內裝潢、再加上世界有名的丹麥Wishbone Chair椅的加持,你很難不融入於店內輕鬆自在的氛圍中。 






「Smith&Hsu」的開店起源,來自於多年前從事器皿製造的老闆徐先生(Hsu)的一趟英國旅,他在旅途中發現了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茶館,在徵求老闆Smith夫人的同意之後,他便決定將店裡的茶帶回台灣販賣,從此開啟了他與茶館的緣分。除了進口英國老茶館的茶,他更是結合自己的專長,設計一系列的茶具、餐具,在茶館內使用的器皿也全都可以在店裡買到。於是Hsu先生設計的器皿與Smith夫人店裡的茶,成為本店的最大招牌。

除了好的環境及品質優良的茶之外,搭配茶的茶點也格外重要,本店讓人深深著迷的地方,便是它有台北市屬一屬二好吃的英式鬆餅Scone,咬下去的那一瞬間,內斂又豐富的奶油香立刻在嘴裡化開,是那種一吃便會讓人大叫:「幹,好吃到被鬼抓!」的程度。




點一份185元的英式scone套餐,除了一壺茶之外還有以上這一盤,可別小看旁邊的奶油跟果醬,特別從英國進口的德文郡奶油是老闆的秘密武器,服務生驕傲的說全台恐怕在此才吃到的此種奶油,果然相當好吃而且意外的不會膩。







讓我開心的是,店內的糖是台北的餐廳比較少會附上的這種進口糖,我常常將它沾著黑咖啡單吃









除此之外還有850元的下午茶套餐,有兩壺茶以及一個三層式的點心盤,份量可供4到5人分食,另外三明治看起來也是不錯的選擇,店內用餐打低價位路線,不加收一成的服務費,相當經濟又實惠。
(再這樣下去不行,手機照出來的照片實在有夠醜)

Smith&Hsu
忠孝東路五段33號
(02) 2459-5899
營業時間:7:30 am-11 pm
可刷卡,不收服務費
MRT: 市政府站4號出口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真的很懶惰,真 的 超 級 懶 惰,照理說讀完的書、聽完的CD、看過的電影、吃過的餐廳......等,
都應該老老實實的一篇一篇認真寫,不但可以磨筆,也順道記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感動,但就因為我該死的太懶惰,一個月內看過十五部以上的電影、聽了三張新CD、讀完兩本厚厚的書(不夠不夠!)、吃過四家以上的新餐廳,卻一個屁都沒有寫出來。眼看手機電話簿中滿滿的餐廳電話、地址,每一家都好想拿出來介紹大家去吃,卻老是嫌麻煩遲遲不肯動工。總之,之後會稍稍收斂起懶惰的本性,打算從家裡附近的餐廳、咖啡店開始介紹起。

師大附近不是只有騙學生錢的難吃餐廳的!在這裡,你可以在晚上6點吃一頓豐富、美味的歐式料理;飯後再去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騎樓下買好吃滷味回家配DVD;晚上11點突然想喝咖啡?下樓走過兩條巷子便可鑽進溫暖的咖啡店,點一杯單品咖啡配上起士蛋糕或用料扎實的蘋果派;更別提週末若想跟朋友小聚一番,至少有5家以上水準中上的咖啡酒館,點些下酒菜便可輕鬆愉快的度過整個週末夜晚。

我討厭東區那種看來熱鬧實則空虛不實的寂寞感,也不喜歡信義區那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在師大商圈密密麻麻的小巷中,並存著時代走過的老舊痕跡與現代便利的生活機能。四年前,我被這裡隱隱散發出來的人文氣息給吸引,剛住滿一年的我決定繼續住下去,直到發現下一個更方便我繼續廝混的地方出現為止。在那之前,就多寫點師大好店介紹囉!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有一個男人,
他是唯一一個走路跟我一樣快,食量跟食速都能跟我並駕齊驅的男人。
他尖尖的鼻頭上有顆痣,眼睛是微微向上的瞇瞇眼,
說起話來霹靂啪啦的,橫起臉來罵人時像極了一隻可恨又可愛的狐狸。

認識他的那年我剛滿18歲,我們一見如故一拍即合,不知道的人以為我們認識十年之久。
那年他搞丟我一頂很喜歡的帽子,我氣得發誓一輩子不理他,
後來帽子找到了,我們從此幾乎再也沒吵過架。
那年我18歲,傻裡傻氣未經世事,
他陪我走過戀愛的心碎以及愛人的愉悅,
他毫不顧忌的跟我並排躺在我最愛的紅色床單上,聽我叨唸別的男人的壞話。
他陪著我穿過大街小巷,嘴裡說著要陪他逛街,買的全是我的東西,
內衣內褲上衣洋裝,他沒點頭說好看的我全都不買。

我們個性南轅北轍,他是天秤悶騷我是獅子悶騷,
我取笑他喜歡的濱崎步濃妝豔抹,他說我的音樂太沉悶難懂。
但我們卻又那麼有默契的喜歡一起快速的做很多事情,
我們一起準時出現在早餐店叫了滿桌的早餐毫不費力的全部嗑完,
我們喜歡一起抱怨擋路的人然後同步快速前進,
我們聽到同一件事情光用眼神就能分享相同的笑點,
然後能夠為了同一件事大笑個好久好久。

我今年剛滿23歲,
我和我的男人因為環境因素再也不能每天每天廝混在一起,
每次見面他都說跟大家變得有點格格不入,神情變得有點沒落。
我們的對話變得比較像是QA形式,有問有答不問不答。
我想大家對於畢業這年被迫快速的成長都有點適應不良,
而他因為環境不同所以格外感到陌生吧?
不過我不再著急也不忙著替他擔心,
我們說好明年要一起租一間大公寓,有我們還有一隻狗,
我們可以再一起狼吞虎嚥的吃掉整桌的早餐,
然後偶爾一起躺在我紅色的床單上,大講別的男人的壞話。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