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是從南部上來的,她總是說,那個年代阿嬤對她的教育,就是只要乖巧聽話就好,女孩反正都是要嫁人的。





書唸不好沒關係,不會煮菜無所謂,對於子女是無止盡的寵愛。所以來到我們這個貪吃的外省人家庭,她的廚藝便成了一個笑話,不只是我奶奶,幾個嬸嬸甚至是我爸爸,都燒得一手好菜,阿姨在廚房只有站在旁邊觀摩的分。
吃慣了家中女人的手藝(甚至是爸爸為了晚歸的我隨意炒的炒飯都好吃得不得了),阿姨那種時而油膩時又淡而無味的菜我總是吃不下去,為了給她面子我通常都還是會捧場,只不過跟我吃嬸嬸們做的菜時那種大快朵頤實在有所差距,她自己也是心裡有數,但難吃歸難吃,總是做人家媳婦的,這邊學一點紅燒牛肉那邊學一道泰式沙拉的,品質時好時壞,我跟爸爸弟妹倒也這樣吃了好多年。而她的個性直來直往,家人笑她她也大嗓門回過去,我們一家人本來就相處得頗為和睦,她這樣反而意外的能夠融入。

提起阿姨的嗓門那可真不是蓋的,早上我爸叫我起床總是叫不起,我阿姨一手抱孩子一手拎抹布,空出一隻腳便往我身上踢,一邊大吼:「妳快起床了,再不起來就要遲到了!」那聲音之洪亮、威力之猛,現在想起來都讓人直打哆嗦,一個女人到底哪來這麼大聲音?有一次奶奶從菜場回來家裡準備一起吃飯,一進門就緊張兮兮抓著我問話:「妳阿姨在跟誰吵架來著?我大老遠就聽到了,趕快來看看出了什麼事?」我立刻噗嗤一笑,她哪是在跟誰吵架呢?只不過一如往常的抱著電話東家長西家短的在長舌吶,(上菜場的時候更是厲害,我爸的說法是:這女人碰到電線杆都能聊天聊半天。)這種情況三天兩頭發生,我心裡不免犯嘀咕:我親娘這麼美麗有氣質,怎麼娶個二娘鄉下氣息這麼濃厚?爸爸總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妳那個媽媽就是太浪漫,東想西想的定不下來,妳阿姨就是嗓門大,個性倒也直爽善良。

身為一個女人,第一次戀愛就嫁給一個帶著拖油瓶的男人,我這年紀想起這件事來都不由得對她有點佩服,雖然如此我們的相處其實並不完全是很和睦的。扣除掉我跟爸爸一直對於過去的生活有非常深的的陰影不說,我跟阿姨是天生就有一點磁場不合的,激烈的吵架、冷戰,到她大發雷霆要我滾出家門再也不要回來等等,都是因為彼此脾氣都倔,又完全無法溝通造成,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加上種種原因,大學開學沒多久我就搬離開家了,對那時候的我(即使到了現在可能也是)來說,待在家裡太久是會窒息的,留個空間給他們,對整個家都好。
然後後來,阿姨越來越篤信基督教了,我對於宗教本身沒有一點意見,但從阿姨每天掛在嘴上的話便可知道她將整個重心都放在宗教上面,沒唸過什麼書的她,在家庭之外又找到另一片天,傳道的說什麼是什麼,甚至到了沒有自己想法的地步。那時候我跟爸爸還是喜歡一起聊些政治啦電影啦書啦之類的話題,一起唱唱英文老歌、比賽誰記得的古詩詞比較多,阿姨在一旁只是聽,偶爾抓到時間空檔便開始對我們宣揚基督的好,並說你們有空不要老是讀這些書,看看聖經也是很有用的,那時的我表示尊重也都會靜靜聽她發表,心裡不免覺得有點掃興,並且覺得這女人真的有點走火入魔了,多少也帶著某種自以為的優越意識在看待她的入迷。

開始工作之後我回家的頻率明顯減少,阿姨每週都會帶著爸爸弟妹來台北教會,為了表示支持,我也不時的跟他們一起出席,對於阿姨的言行卻也越來越感到不那麼適應,她會教導弟妹:「某某行為的人是變態,被撒旦給控制了,這樣的人不可以接觸!」或當爸爸在討論大環境變差的時候說:「都是因為你們不向上帝禱告,只要信祂就不用擔心時局不好,你自然會有飯吃。」
後來,也就是前陣子的事情,阿姨順利的說服爸爸去受洗,聽到消息的我大驚,立刻打給爸爸求證,「人老了總該有個信仰嘛,何況在那環境下你能怎麼辦?」我看到受洗的過程中爸爸笑得很平靜,也漸漸觀察到爸爸在聽阿姨發表激烈言論的時候也多是靜靜的笑著不辯駁。

不久之後我收到阿姨傳來的簡訊,內容大致是說爸爸為了我以及過去的陰影常常陰晴不定,導致她常常得去面對隨之而來的壓力,所以她才相信上帝,向上帝求助等等……那其中包含太多這十幾年來整個家庭的問題跟所有人情緒的累積,阿姨靠那封簡訊得到宣洩,我則悶悶不樂了好幾天。後來我終於想通了,爸爸靜靜的微笑跟阿姨的瘋狂跟我的壓抑種種事情的連結,然後才發現,接下來的日子阿姨只會更瘋狂,我跟她也會持續又愛又恨的爭吵,爸爸也會繼續接受阿姨要他相信的宗教,這些並不是因為我們這個家受到過去陰影的影響而特別有問題,唯一的問題就只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家,而家庭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這件事情我大概五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認清事實之後反而會覺得人生還真是可愛得要命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sie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